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農業國際合作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最佳結合點之一。有分析人士認為,養殖業、疫苗和飼料等行業或將從中最為受益。
“一帶一路”合作領域廣闊,養殖業或受益
綜合中國證券報、中新網報道
近期,農業部、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四部委聯合發布《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愿景與行動》(簡稱《愿景與行動》)。文件指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農業國際合作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最佳結合點之一。有分析人士認為,養殖業、疫苗和飼料等行業或將從中最為受益。
《愿景與行動》指出,農業發展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沿線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對解決饑餓和貧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與營養的愿望強烈,開展農業合作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訴求。
《愿景與行動》提出,未來中外著重在以下方面加強合作,包括構建農業政策對話平臺、強化農業科技交流合作、優化農產品貿易合作、拓展農業投資合作、加強能力建設與民間交流。
“一帶一路”宏偉布局,諸多重點省區將受益
據了解,絲綢之路經濟帶涵蓋東南亞經濟整合、涵蓋東北亞經濟整合,并最終融合在一起通向歐洲,形成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趨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從海上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形成一個海上、陸地的閉環。
絲綢之路經濟帶圈定:新疆、重慶、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廣西、云南、西藏13?。ㄖ陛犑校?。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圈定: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5?。ㄖ陛犑校?。
以上很多地區都是我國未來養豬業的重點發展區域。
有專家指出,本次行動與愿景是官方對于農業“一帶一路”合作的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預計未來將有大量相關落實政策出臺。同時,農業部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選取一批農業“走出去”企業進行信用評價試點。
“一帶一路”倡議下,養豬業發展空間廣泛
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在北京2016品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種植業至少有5000億元人民幣合作空間,養殖業有2000億元合作空間。隨著“一帶一路”向縱深推進,農業投資面臨巨大機會。
【1】
養殖業方面,東南亞、中亞等國家養殖效率較低,動物疫病多發,部分疫情還會對我國形成動物疫病輸入型風險,本次《愿景與行動》七大重點工程中第三項要求“動植物疫病疫情聯合防控”,或將促進國內動保企業走出去。
【2】
東南亞國家專業化飼料需求正加速增長,而國內飼料企業在東南亞國家布局較早,1999年新希望開始在越南建廠,海大集團也在數年前開始大力擴展東南亞市場。中信證券預計,未來隨著農業“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入推進,飼料行業龍頭將進一步擴充東南亞市場規模。
【3】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包括發達國家12個、發展中國家35個和轉型經濟體7個。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養豬大國,在“一帶一路”的國家群體中中國豬肉的產出水平和質量均處于領先地位,此次“一帶一路”方案實施,將會有效的推動中國豬肉向欠發達地區輸送。
【4】
隨著“一帶一路”的貫徹落實,中國豬肉或許能更多的供應東南亞、東亞等發展中國家,同時以此來提高自身在國際貿易中的及競爭力。
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從國家層面打開更多的貿易通道,雖重點不在農牧產品的進出口,但卻意圖共同努力復蘇共同的實體經濟,而畜牧業作為國內外均不可或缺的基礎實體經濟,用不了多久或許就會更上一層樓。